您好,欢迎访问泗阳医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医院论坛  |  联系我们
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泗医报

泗医报-2015年11月28日第11期(总第185期)

【发布日期:2015-12-03 00:00:00 阅读次数:次】

 

院 长 致 辞

 

    值我院建院7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泗阳县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向多年来对我院发展和建设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长期以来为医院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历任医院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全体员工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945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泗沭县政府在王集张后荡组建泗沭县大众医院,当时仅有医护人员14人。1949年5月迁址众兴镇,与泗阳医务所合并,组建泗阳县大众医院,后来更名为泗阳县人民医院。

  岁月如歌,斗转星移。转瞬间70年过去了,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重大转变。70年的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几代人呕心沥血,执着追求,方始有医院今天的地位与基业。

  2007年1月,医院发展史上再留光辉足迹,医院实现产权制度改革。自此医院迈开了崭新的步伐,各方面得到了长足进步,院容院貌、功能规模发生了深刻变化。门诊大楼、病房综合楼以她靓丽的姿容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台台现代化高精尖医疗设备投入使用,一项项新技术项目不断引进,一位位专家接踵而至,一个个业务指标强劲增长……如今的泗阳县人民医院,已经成为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学术氛围浓厚、医德医风良好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成为全县百万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70年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个雄厚的基础。但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过去成绩再大,板凳不坐十年寒,前人基础再好,文章不写一字空。医院过去所有的成功和辉煌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医院员工的艰苦创业,医院的继续发展也必将通过全体员工的携手奋斗。目前的医院怎样创造新的辉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用同样的道理来看,现代医院不仅在大,还在于要有特色的高水平专科。而高水平特色专科的关键在于有高水平人才。因此,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实施“名医工程”是医院工作始终如一的重中之重。好在我们拥有人数可观的青年才俊,他们在技术业务、事业心和责任感方面都堪称优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必将为医院的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赢得新荣耀。

  欣逢我院建院70周年,我们特出此专刊,献给每一位关心、支持泗阳县人民医院、并为之付出汗水、做出贡献和默默奉献的同仁、朋友,以作纪念!她是我院医疗、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缩影,一方面在于勉励全院员工再接再厉,一方面缅念往昔创业之艰辛。我们不仅要珍惜已经取得的成果,更应策励未来,本着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信念,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清醒地看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医院发展的艰辛,提升水平的必须。我们只有坚持医学、人文、管理高度融合,坚持服务质量、效益水平、发展速度全面兼顾,坚持生物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医学三位一体,坚持医护、干群紧密配合,才能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我院正在积极创建三级医院。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有社会各界朋友的热情帮助,有全院职工的奋发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携起手来,并肩奋斗,砥砺前行,向创建三级医院新的目标扬帆远航!

  党总支书记、院长:颜怀安

    二〇一五年十月

 

 

医院概况

    泗阳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45年春天,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省人民医院技术支持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分院、国家爱婴医院、泗阳县红十字医院、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医疗中心协作医院、江苏省危急重症远程诊疗网络医院。

  医院先后获得“江苏省计量工作先进单位”、“宿迁市文明单位”、“宿迁市环保先进单位”、“宿迁市诚信单位”、“泗阳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泗阳县消费者满意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58亩,建筑总面积4.78万平方米。开设临床科室26个,医技科室8个,司法鉴定所1个。开放床位800张,年门诊量39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2.78万人次,年手术病人10000余例。医院职工总数11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89人,高级职称人员106人(其中主任医师13人),中级职称人数257人,博士生2人,硕士研究生13人,徐州医学院兼职副教授9名、讲师21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卫生拔尖人才”2人;宿迁市“135”工程培养对象4人;国家级学术体团委员2人,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委员17人;市级学术团体副会长1人、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41人。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飞利浦3.0T核磁共振、1.5T飞利浦核磁共振、64排128层纳米CT、双排CT、16排CT、西门子DSA、岛津数字胃肠、飞利浦四维彩超、西门子彩超、阿洛卡α5彩超、便携式超声、骨质疏松床、康复器材、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飞利浦DR、费森尤斯血透机、欧美达麻醉机、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关节镜、钼钯X光机、STORZ腹腔镜、宫腔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

    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中大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确立长期合作关系,上述医院长年派驻专家在医院门诊、手术、查房,进行业务指导,传授先进技术,培训医护人员,促进医院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目前,泗阳县人民医院正在积极创建三级医院,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职工乐业的现代化三级医院。

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左起:陈家春、唐小宇、蔡敏、周育洋、颜怀安、徐升举、张长青、朱国庆、穆春华。

 

 

历史沿革

●1945年3月,医院成立,当时院名为泗沭县大众医院;

●1949年5月,泗阳县医务所与泗沭县大众医院合并,建立泗阳县大众医院;

●1950年11月,县大众医院改称为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1956年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改称为县人民医院;

●1968年8月,县人民医院与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所、县半农半医学校、县医药公司联合,成立县人民卫生院革命委员会;

●1970年9月,联合单位分出,县人民医院名称恢复;

●1995年9月,通过省卫生厅二级乙等医院评审;

●1996年6月,被省教委命名为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

●1996年9月,通过国家爱婴医院验收;

●2006年6月,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成立;

●2007年1月,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股份制医院,并成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院;

●2010年2月,被省卫生厅确认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0年6月,成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协作医院;

●2011年6月,泗阳县人民医院集团揭牌成立;

●2013年4月,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技术支持医院”;

●2015年6月,成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医疗中心协作医院;

●2015年10月,成为江苏省危急重症远程诊疗网络医院。

 

 

 

 

栉风沐雨七十载  健康幸福千万家

 

——泗阳县人民医院发展纪略

    旭日东升,阳光普照,京杭大运河浩浩荡荡,逶迤奔流向前。在广阔无垠的苏北平原,在历史悠久的泗水古国和杨树之乡,泗阳县人民医院,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大运河之滨。

  七十年前,夜色如磐,风雨如晦,泗阳县人民医院犹如初生婴儿呱呱坠地,公元1945年3月的一天,中共抗日根据地泗沭县政府,组织了十几名医护人员,筹集了体温表、听诊器等简单的器械,在原泗沭县王集乡张后荡村几间破旧的茅草房门口挂了一块木牌,随着一阵“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响,泗阳县大众医院成立了。那时,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人民大众缺医少药、疾病流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医护人员在简陋的病房里救治受伤的抗日战士,生病的贫苦百姓,为社会作出了贡献。1949年5月医院迁入众兴镇,与泗阳医务诊所合并,组建泗阳县大众医院,1956年正式更名为泗阳县人民医院。2007年,当宿迁市医院民营化改革进入尾声之际,泗阳县人民医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一所民营医院。 

     岁月飞逝,流年似水。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泗阳县人民医院汲取悠悠泗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下,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亲切关怀下,秉承为人民大众健康事业而奋斗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自强不息。一代代泗医英才筚路蓝缕,开拓创新,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増强。1995年通过省卫生厅二级乙等医院评审;1998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1999年通过国家爱婴医院验收; 2007年成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院;2010年被省卫生厅确认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泗阳县人民医院集团揭牌成立;2013年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技术支持医院”。2015年成为韩国黎花女子大学医疗中心协作医院。如今的泗阳县人民医院,开设临床科室26个,医技科室8个,开放床位800张,年门诊量39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2.78万人次,年手术病人10000余例。医院专科齐全,有2个是宿迁市临床重点专科,1个是市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3个是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7个是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宿迁地区实力雄厚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该院正在积极创建三级医院,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着力夯实基础 构建美好医疗环境

    走进泗阳县人民医院大门,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气势恢弘;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古朴典雅,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长廊里,一幅幅书画和摄影作品,使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氛围;主干道两侧的花草绿植、喷泉鱼池又仿佛使人置身幽静的园林。近年来,该院不断美化医疗环境。重新铺修了主入口道路,拆除原来的广告牌,使主入口宽敞平坦,面貌焕然一新。新建具有时代气息的景观式车棚,扩建了机动车停车场;修建了“爱心广场”;对院内建筑外墙重新粉刷,使医院颜色古朴典雅,浑为一体。并统一医院标牌标识标准色,为患者创造愉悦、温馨的就医环境。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新栽了花草树木,在主入口道路两侧设置花坛,并在绿化带内布置景观石,做到四季常青,景色怡人。建设了“健身园”,增设体育器材,为病人提供休闲锻炼场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4年以来,泗阳县人民医院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力度,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飞利浦3.0T磁共振、64排纳米CT、飞利浦四维彩超、大平板数字DSA心血管造影机、连续血液净化仪、脉波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便携式超声、骨质疏松床、康复器材等30余件高精尖医疗设备。

    医院先后投入2亿多元,兴建病房综合楼、后勤服务综合楼,装修、改造、扩建门诊急诊楼,安装了电梯和空调,扩建门诊大厅(原为360平方米,现为600平方米),新建核磁共振和检验科用房,改建了门诊广场、会议室、新生儿泳浴中心和ICU中心等,使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突出科技创新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泗阳县人民医院始终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将其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医院注重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为科技创新打好坚实基础。在科技创新中,人才是基础,为了打好这个基础,该院抓好对外引进工作,通过在平面媒体、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参加省内外人才招聘会等形式,近三年招聘卫技人员242名,其中研究生6名,本科生106名;同时抓好外出培训和进修,累计安排79人外出进修,700多人参加学术活动;鼓励自学和在职读研,对在职参加读研,并取得硕士生资格的职工报销所有学费,并给予一万元奖励。35人参加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历教育,其中3名通过考试取得研究生学位证书。通过努力,目前医院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06人,中级职称人数239人,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研究生2人,徐州医学院兼职副教授9名、讲师21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卫生拔尖人才2人;宿迁市“135”工程培养对象4人;国家级学术体团委员2人,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委员17人;市级学术团体副会长1人、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41人,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

  医院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优势学科为主体,高新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技术幅射和经验借鉴作用,提高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将普外科分为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骨科分为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妇产科分为妇科、产科,成立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遗传中心分中心。打造重点和特色专科,医院发展了疼痛科、伤口造口专科、介入专科等一批特色专科。心内科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双腔起搏器安装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填补了泗阳地区心血管医学空白。妇产科利用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开展了十多项妇科新手术。肿瘤科开展了立体定向适形放疗(X刀)等新技术。普外科在腹腔镜应用、骨科在关节镜等微创手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介入科开展的适形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已使7例患者延长生命5年以上;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已使5例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免除截肢的痛苦,是宿迁市唯一开展该项目的科室;介入科还与肿瘤科一病区合作,成功为气管狭窄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胸外科成功完成泗阳县首例胸腔镜下左下肺切除术;普外科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麦默通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术、痔上粘膜环切术;肿瘤科积极开展生物免疫治疗,引进新型放疗机,成功开展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疗,实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历史性跨越,填补了泗阳县治疗恶性肿瘤的空白;呼吸内科开展多导睡眠监测等。通过科技创新,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医院出台《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医护人员开展临床科研,结合临床病例,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3年来,共有28项科研成果通过市级鉴定,获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级专利2项,发表医学论文160余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多项、二类医疗技术7项通过省卫生厅审核。2014年5月, 9项内镜临床应用技术通过市卫计委审核,2项科研成果被省卫计委确定为城乡基层推广项目,有10多篇医学论文被评为宿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加强文化建设 倾力打造满意医院

    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无形却十分宝贵的财富资源。好的医院形象一旦被社会公众认可,便能释放出巨大能量,是种潜在的生产力,对医院的发展建设具有极为重要和广泛的作用。为此,院领导班子决定在医院实施“形象工程”, 党总支书记、院长颜怀安强调:“抓形象和抓质量两者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是辨证统一的。只有逐步形成一种有泗阳县人民医院特色的文化,才能够使全院上下形成凝聚力、增强竞争力。”为此,近年来,医院始终突出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扎实、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五心”服务、“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大提升”等活动,以此在职工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倡导“人性化”服务,树立尊重患者、以人为本,为病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工作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努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纠正行风建设中的不足,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大力整顿医疗作风、改善医疗服务,实施降低医疗收费、设立便民门诊、配备导医员、设置窗口服务评价系统、成立病人服务中心等便民利民措施,真正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设计完成了医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确定了医院的院徽、院旗、院歌和医院标准色。医院坚持办好《泗医报》,重建了医院网站。组织中层干部到宿迁国防园进行拓展训练,举办“泗医杯”70周年庆征文暨书画比赛,举办5.12护士节和元旦文艺晚会。

  近年来,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举办《爱在泗医》、70周年院庆影展,通过摄影镜头聚焦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开展《用心去工作》、《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 、《员工礼仪》读后感、“ 我自豪,我骄傲,我是泗医人”、“优质服务我先行”等演讲比赛,举行院歌演唱比赛,让院歌旋律在全院回荡,让医院精神发扬光大。

  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先进的文化理念已经成为医院员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取向,广大员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改进医疗作风,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

 

 

担当社会责任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医院虽然属于民营性却始终坚持医院的人民性,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014年以来,医院各个党支部每月轮流组织党员到乡镇社区,开展“送健康到社区”活动,已开展19次,接待义诊咨询群众25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多份。在党员干部的影响下,广大员工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2014年,承担各种社会公益费用40多万元;在县委、县政府举办的38次大型活动中,医院共派出160名医护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成立了由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团队,参加志愿活动150多次;救治社会无主病人3名,承担费用6万多元,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用46000多元;司法鉴定所为行动不便的人员上门鉴定6次;认真做好征兵体检和招生体检工作,为4300名高考生和1210名应征青年进行了体检;2014年3月份,又为27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免费体检;做好拥军工作,每年八一期间到人武部消防大队慰问,到武警中队开展义诊,并免费送去常用药品;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无偿献血,年均献血总量达8万多毫升;利用节日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积极开展防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医院还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优势,对口支援9家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组织医教、护理、控感等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受援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安排20多名医师进行卫生支农,定期在受援单位举办学术讲座,免费接受乡镇一级医院17名进修生到医院培训,举办学习讲座12次。在“千名医护走基层”活动中,临床科室与众兴苗圃等21个村卫生室结对帮扶指导,提高了村卫生室的医疗业务水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三年,医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计量工作先进单位、宿迁市价格诚信单位、宿迁市文明单位、宿迁市十佳安全文明医院、宿迁市诚信单位、泗阳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泗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泗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泗阳县人民医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广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吸纳先进的思想理念,时刻保持与社会同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加速向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目标迈进!

               (孔凡耀)

 

 

 

 

成长的印象

 

■ 胡春梅

    确切地说,对泗阳县人民医院第一印象,来源于一个玩笑。三四岁时,跟随父母在乡下卫生院生活,妈妈的同事经常逗我,有个阿姨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妈妈在附近茅厕旁捡来的孩子,不知为什么就记得这句话,偏巧那天不知犯了什么错误被妈妈揍了一巴掌,于是深信不疑自己真是捡来的孩子,气呼呼地抱起我最心爱的一只小绣花枕头,站在了据说是捡到我的那个茅厕旁边,母亲奇怪地看着我,哭笑不得地强行将我抱回家……后来那个阿姨一再对我说:“你是妈妈生的,说你是捡来的,纯粹是逗你玩!”可我幼小的心灵,还是烙上了一个是否是妈妈亲生孩子的疑问,总是在偶然遭遇来自爸爸妈妈的委屈时,就很自然地以为我真是抱来的孩子……

  母亲和父亲为了打消我的疑虑,一再告诉我,1971年的正月,一个漫天飘雪的日子,即将临产的母亲住在城厢的外公家,父亲当时还在遥远的湘西工作,无法回家照顾母亲,母亲在白天经历了阵痛的折磨,晚间公社医院大夫才发现母亲是难产,必须送到运北的县医院去,此刻的雪越飘越大,气候也分外寒冷,外公借了一辆自行车让两个舅舅和我的姨夫保护着母亲坐上去,外婆带上用品一同前往运北的县医院,来到河边才知道,由于风大雪疾,运河已经封航,出于安全考虑,浮桥禁止运行,就连渡船都不许通行了,寒冷的雪夜,运河边这一群特殊人群终于感动了一位老渡工,可敬的老渡工,冒着被领导批评处分的危险,顶风冒雪深夜行船摆渡,让我的母亲及时地进了县医院……终于在正月十五的那个雪夜,一个女孩来到了人间,那个女孩就是我,父亲得知消息后,一封电报告知了他的喜悦,酷爱毛泽东诗词的父亲,从梅花喜欢漫天雪的句子里找到了灵感,并且为我取下了春梅这个名字,当时在产房把我迎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妇产科医师孙银屏和张惠敏主任。不止一次听父母讲述这一段故事,听的多了,好像明白一些。在我的生命历程里,倾注了太多人的努力,无论是我的家人,以及那位为我和母亲架起生命桥的老渡工,还是县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们,于是心中又烙下了一个印记——县医院,这个迎接我来到人世的地方。可那时怎么都没有想到,我的成长历程竟然每一步都和这三个字息息相关。

  70年代后期,大搞计划生育运动,父母所在的卫生院来了县里派来的手术小分队,那天妈妈很忙碌,但还是挤出空闲回家告诉我,让我跟她去见个人,就在那天午饭后短暂的间隙里,我见到一个高高瘦瘦,讲着一口我听不懂的话的人,她穿着手术衣,带着白帽子,妈妈让我喊她张姨奶奶,我很害羞,扭捏着半天,才如同蚊子一般地哼哼出一句,张姨奶奶很爽朗地哈哈笑着,在大人们的寒暄中,我知道了这个张姨奶奶就是妈妈口中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个人,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次见面以及听了她们之间的寒暄,我终于彻底放下了心中那个纠缠已久的结,我确信,我是妈妈亲生的孩子,从那以后,我的童年时代变的色彩斑斓起来。

  母亲的心脏不好,受不得劳累,卫生院每年都有一些运动,譬如计划生育运动、疫苗种植运动等等。70年代的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身为卫生院长的父亲,不能允许母亲闲着,于是支撑不住的母亲往往会在运动结束后大病一场,父亲只好将母亲送进县医院住院治疗,以求保命,就这样因着多病的母亲我得以对县医院的印象一点点地深刻了起来,当时的病房楼是两层的青砖灰瓦木架梁结构,向北面开着的大门有几级台阶,我在那个台阶上摔过不止一次的跟头,一楼东西走廊尽头各有一扇门,给了我许多神秘的遐想,我在这里,还见过一位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当年母亲难产时,帮助母亲平安生下我的孙银屏阿姨,孙阿姨个头不高,和蔼可亲,讲着一口好听的南方话。妈妈领着我来到二楼东头一间有着很浓的来苏水味的产房,让我故地重游了一回。那时的门诊部同样是青砖灰瓦,大门面北,进门的大厅上方加盖了一个局部二层,在小县城一片平房中,这个地方还是小有气派的。大门外停放着很多的平板车或是独轮车,这是那个年代运送病人就医最好的运输工具,车上的大筐尤其让我记忆深刻,我那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偏偏不会骑自行车,每次进城带上我,会用一只大筐,放置一床棉被将我围着,然后迈开双腿弓腰前行地拉起板车将我带往县城……

  浓浓的来苏水味,我的降生地,母亲的庇护所,父亲拉板车,车上的大筐中有个我,见到我生命中最先见到的两个人,青砖灰瓦的气派的小楼房,楼房西面的大池塘里有人在抓鱼……70年代县医院印象。

  80年代到了,母亲的心脏病却越发地严重了,就在一年一度例行的计划生育活动刚刚结束后,母亲再度住进了县医院,和以往不同的是,母亲这次住进了抢救室,白天昼夜离不开氧气瓶,就连日常的生活都不能自行料理,父亲心急如焚,放下了手头一切事务全力照顾母亲,可母亲的病情依然不见起色,无奈中的父亲,将我和两位哥哥托付给了外公和大舅。我不得不接受转学给我带来的挑战,两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不同,进度有差异,新的环境难以适应,几次测验下来,一向优异的我在新学校只是中等,这个打击让我开始闷闷不乐,舅妈接走了我,我的画家舅妈用她的慈爱,毅然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接纳了我,她是我父母之外最能给我安全感的人,我决心好好读书,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一切爱我的亲人们。可是,当我怯怯地坐在最角落借读生的座位上,面对着有统一校服优越感很强的城里孩子,无情地嘲笑我带有浓浓乡音的口音时,我不由自主地生出了自卑感……我想爸爸,想病重的妈妈,想疼爱我的舅舅舅妈,想他们了!那天我第一次跑到了离舅妈家不远处的大运河畔,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看天,看突突行进的船,看微微起伏的波浪,看大河两岸随风婀娜的芦苇,我小小的心灵,已经满载了沉重的忧伤。那个时候的我,如同一尾迷茫的鱼,任水中的苔绒斜斜的托着,数着天上的白云朵朵,幻想一只叶舟能捎来一颗星星……

  一年后,母亲终于出院,卫生局为了照顾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父亲,将父亲和母亲的工作调动到县医院,在我成长的转折期,跟着从医的父母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子,最终又回到了这个让我亲切且又熟悉的地方。医院给父母分配了一套楼房,小小的两室一厅坐落在东家属院,那个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孙银屏阿姨和张惠敏姨奶奶,都成了我的邻居,我可以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大大方方地和她们打着招呼问个早安,生活又暂时步入了一个平静的轨道。

 那时的县医院,除了原有的两座青砖灰瓦的小楼,又多了一座白色的三层病房大楼,东区家属院除了原有的青砖草顶的平房,一座水塔,就数我家住的小楼最惹眼了。1987年,初中毕业,得到了一次照顾主治医师子女安置就业的机会,父亲办好手续,领着怯生生的我走进院部办公室,就在传达室的东边紧挨着一排青砖草房子,比起现在,实在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从那里报到后,在不远处的一处平房,也就是库房里领了一件白大褂,再后来就到了挂号处做了一名挂号员,干了没有几个月,进了泗阳卫校内招班,正式踏入学医的旅程。我的成长历程中,县医院再次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站点,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命运随着那一天的踏上社会,就已经让我和这个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地方无法分离了!

  医院变大,我是医院的员工,孙银屏阿姨调回常州老家工作,儿科病人很多,平均一天200号左右,儿科诊室整天弥漫着尿布的气味,王巧玲主任常常到挂号处提抗议,因为病人太多下不了班,80年代县医院印象。

  90年代,我以护士的身份在县医院工作,从此拉开我职业生涯的真正大幕,原有的门诊楼已经推倒一大半,留下的一小半改造为急诊室,原址南面的是一栋新建的四层、局部五层的现代化门诊部,诊室多了,各科室的配置相应要求也高了,父亲任门诊部的主任,父亲在每次院周会后,扯着嗓门楼上楼下吆喝医生护士集中到一楼开早会的情景,一直是我脑海中的一道风景。1993年,我出嫁了,喜宴放在医院新落成的食堂里操办。医院当时已经很有规模,门诊楼,急诊部,两座病房楼,食堂楼,还有感染病区,制剂室,洗衣房,供应室,小兔房等等。后来我又转到眼科从事护理工作,作为医院的一员,一直平淡地在眼科工作了12年,也只有自己清楚,在这平淡的背后,我隐忍了许多的不满,这种不满针对我的父亲母亲,以为我的人生被他们所控制,他们帮我铺好的是我不愿意走的路,我的成长缺乏动力,我的骨子里总是对行医生出一种抗拒心,不愿意从事医护工作,找理由跑去南京学习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涉足的美容师资格证,在抗拒和无奈中浑浑噩噩地走了过来,我不勤奋,拒绝晋升职称,三基本考试很多次不及格,1998年做了母亲,内心世界找不到归属感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迷茫让我不堪忍受。我清楚地明白,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2000年后期医院改制,我的情绪一度跌入低谷,对未知的前途有担心也有恐惧,生怕在时代的变迁中被抛弃被遗忘,因为我在这个群体中从来不自信,这是一种难忍的痛苦。那个时候成长的渴望是如此强烈,虽然害怕,依然面对,虽然痛苦,却坚持成长。我用文字记录我生活中的感受,就这样日积月累,终于有一天,我的文字结晶在一次网络相遇中被认可,在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我的首部散文集出版了,是这本薄薄的书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我不想颓废下去,在笔友的鼓励下学习心理学,经过两次艰难的考核终于过关!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像一连串的惊叹号,参加了赴川志愿活动,从从前的羞涩到现在站在讲台上的不慌不忙,可以用平和的心情看着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世界在我的眼里是一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

  改制后的医院,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让我担心,如今的县医院已经发展成全县唯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三级医院正在创建中。新体制下的县医院,有职工11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89人,高级职称106人,开设临床科室26个,医技科室8个,开放床位800张,新增手术室14间、年门诊量39万人次,年出院人次2.78万。医院拥有一大批进口高精尖医疗设备。与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苏州市市立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无论是外环境或是内环境,县医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能够引起我回忆的就是家属院那栋我住过多年的家属楼暂时还存在,说不准哪天,因为发展的需要,彻底从我们的视野里离开也是迟早的事情。我在县医院这个环境里也随心如愿地成长为一名职业心理咨询师,努力做一名行走于尘世间,具有低到尘埃里的素颜,却高擎灵魂风骨飞翔的人,在自助助人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着成长中的快乐与悲伤。

  宽敞明亮的病房,川流不息的就诊者,华丽的门诊大厅,实力雄厚的医技队伍,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人性化的服务,完善的设施,优美的就诊环境……这是现在的印象!

  人到中年,回眸凝思时,我仅以如下几句与我生命中不能分割的县医院共勉之:

  放牧在春的绿草地,呼吸着新鲜的气息,心灵闻到远处花蜜的芳香,我的心醉了。

  徜徉在夏的清溪边,捧着绿葱葱的水花儿,听鱼儿呢喃的细语,我的心湿了。

  留连在秋的艳阳天,挽一缕雁声慰问苍茫天地,我随黄叶起舞,我的心飞了。

  漫步在冬的雪野中,迎着风雪放眼望去,一树红梅引我向前走着,我的心醒了。

  我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与医院共成长,因为成长是生命的需求!

(本文在“泗医杯”有奖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泗医赞歌(组诗)

 

■ 田千武

战火中诞生

 

1945年春,抗日的硝烟还没散去

苏北泗阳,抗日老区的百花开得正艳

仿佛知道了侵略者的命运

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努力地展现给杀敌的勇士

为勇往直前的抗日勇士鼓劲加油

 

大运河这条泗阳人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一直和泗阳人的血液一起流淌

她目睹了日寇的残暴

把无声的愤怒埋藏在心里

她把根据地抗战军民的血泪装在心中

缓缓向东而去

 

医院,这个治疗根据地军民创伤的神圣机构

这个关系泗阳人健康和福祉的神圣机构

泗阳人们盼了许多年想了许多年

终于在运河边建立起来

这一天泗阳人奔走相告

喜悦在每个人脸上荡漾

 

从此泗阳人民摆脱了单纯的草药治病

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医院

这所在抗日烽火中建立的医院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必将更加坚强

 

黎明中起飞

一棵小苗只有历经风雨才能茁壮成长

泗阳县人民医院这所战争年代诞生的小苗

历经风雨必将发展壮大

三年的解放战争

磨砺了她的意志

让她学会了坚强

 

盼望着黎明

盼望着泗阳的解放

盼望着社会主义新中国

1948年7月泗阳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

欢歌笑语成为海洋

震天的鞭炮声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土地

 

1949年10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了

幸福也写在每一个泗医人的脸上

美好的蓝图就在前面

时代呼唤着前进再前进

 

大爱泗医

 

有一个神圣的名字叫泗阳县人民医院

这片曾经夭桃千顷的地方

有一群美丽而善良的泗医人

他们把爱撒向泗阳大地

生长出淳淳民风

 

医者仁心是每一个泗医人的标尺

他们如华佗再世

用神奇的双手为群众除去病痛

让患者的愁容变为笑容

泗医人的爱根植于这片充满爱的土壤

爱如阳光一般温暖

这是世间最好的良药

任何疾病见了她都会逃之夭夭

 

救死扶伤是每一个泗医人的终身信条

无论是非典还是其它重大传染病肆虐

最危险的地方总会有她们的身影

因为她们认为患者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世纪飞歌

 

世纪是一道门槛

对于腾飞中的泗阳县人民医院来说

更是一次检验

创建三级医院不再是梦想

而是指日可待的明天

仿佛推开窗户就可看到

 

1110名职工有着1110颗赤热的心

她们把医院当作自己的家

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

为医院明天的发展贡献出所有的光和热

 

70年的风雨仿佛泗医人走过的历史印记

一些泗医人入职时满头黑发

一不留神已白发苍苍

岁月把人变得苍老

但不变的是她们永远年轻的心

 

脚步越走越坚实

未来如一盏明灯

指引泗医人奋勇直前

泗阳县人民医院这座现代化的医院

必将和百万泗阳人民一起阔步向前

 

(本文在“建院七十周年”有奖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